马化腾带头下场
2018-12-07 16:30 4253
腾讯正在调整身姿,应对新战局。但因为体形巨大,不可能一步到位,好比镜头里的慢动作播放。连接这些分解动作,一定程度上就能看清,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开局。
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是,互联网正在集体实施B计划。流量见顶,资本遇冷,产业互联网和To B成为这个冬天最有温度的两个名词。
带头者是腾讯。
2018年9月,腾讯以组织架构调整的形式,宣布酝酿已久的转型动作。马化腾对外发声,“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想象一下,身处风暴中心的巨人,为应对新战局而调整身姿。但因为体形巨大,不可能一步到位,好比镜头里的慢动作播放。
从C到B,太多人想知道,腾讯的阵型与打法。
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告诉「蓝洞商业」,关于产业互联网,腾讯正在逐步明确,哪些自己做,哪些投资。
拿到腾讯投资的B2B公司创始人则透露,腾讯主动找上门,双方如何在相关垂直领域展开合作。“他们还是做基础的连接”。
腾讯自己的动作更快。负责医疗数字化的团队规模超过400人,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之前,腾讯医疗健康事业部就已经成立。马化腾在多个场合提到觅影,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除微信支付外,腾讯首个参与医疗核心“诊疗”环节的产品。
连接这些分解动作,一定程度上就能看清,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开局。
亲自下场
腾讯正在锁定产业互联网的根据地和进攻点。
前不久,马化腾书面回复《新京报》,“腾讯最优先的是聚焦在一些我们能做而且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云。这是腾讯To B业务所有产品的出口,新成立的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会基于腾讯云进行资源分配。服务端、终端的云化,内部管理的线上化,这被认为是最好的生意,而且只属于阿里、腾讯等巨头。
即便没有此次业务重组,腾讯云的攻势也足够猛烈。尤其在2017年,腾讯云价格低到业内认为差不多是“白送”,而且还能提供增值服务。
一个企业级云服务商的创业公司曾在云南丢失一单,挖角的正是腾讯云。其实两家提供的服务差别不大,但腾讯答应帮助对方搭建一套企业级内部社交软件,这是一般创业公司做不到的。
云服务,腾讯最大的敌人是阿里。
阿里巴巴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当季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90%;而腾讯在2018年Q3财报中首次披露云服务收入,今年前三个季度收入为60亿元,同比增长逾一倍,环比为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两大巨头还在重新排兵布阵。11月26日,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集团CTO张建锋兼任总裁。不论人与事,在集团层面的权重都被提升。
腾讯9月底的那次调整中,云业务没有单独成立一个事业群。CSIG掌门人汤道生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解释,将云业务放在CSIG,是更进步的组织形式,是以行业客户需求为中心做的调整。云基础设施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再往上则涉及到多个产品融合。
除云之外,腾讯亲自下场的第二层业务是基础连接,比如企业微信。
消费互联网是八爪鱼式的横向延伸,产业互联网则天然纵向深入,把无数夫妻老婆店之间互联网化没有意义,上下游各个环节被打通,这个行业才会发生改变。
一位拿到腾讯投资的B2B公司创始人告诉「蓝洞商业」,腾讯正在跟他们研究,如何解决产业链条的连接效率问题。快速找到对方,沟通更有效率。“B跟B的沟通不像C端用户之间,什么都可以聊,他们都是基于商业行为。”
流通行业依靠差价为生,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值。作为在流通产业浸润10多年的老兵,上述企业负责人认为,如果腾讯推出类似“快消版QQ”的产品,能帮助B端消除信息鸿沟。
标准化工具是腾讯的首选,但注定无法做深。尤其在流通环节,那些占山为王、掌握行业核心秘密的玩家才敢说,“我们要做行业基础服务提供商”。因为背后涉及物流、仓储等服务,不同行业之间壁垒极深,腾讯并不具备这样的履约能力。
马化腾也态度明确,“合作伙伴能实现的,应该尽量用好他们的资源和力量,让合作伙伴发力,我们提供支持。”
他甚至没有用“赋能”的说法,认为那样太高调,“助手”一词更适合。
汤道生的姿态摆得更低,他把CSIG视作重新创业的团队,从零打造产品,一步步切入客户服务的市场,“挺拼命,挺辛苦”。
实际上,腾讯在B端并非没有根基,触角早已深植零售和医疗。微信支付是最好的杠杆。腾讯行走江湖,靠的是行业解决方案。
马化腾解释,“像微信,就是希望从底层的小程序、公众号、支付再加上社交广告、云,提供一整套基础工具给各行业,这是我们在产业互联网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以医疗为例,腾讯在医疗健康方向有三个着力点:电子健康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腾讯医典服务和医学AI解决方案。
其中,医疗云是底层能力,在此基础上按需定制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移动医保支付也是一个切入点,目前在全国数十个城市上线200多家医院。医学AI产品还处在临床预试验阶段,并未商业化。相应的团队主要集中在CSIG事业群,包括医疗健康事业部、医疗资讯产品团队,以及医疗云团队。
激进投资,但会更难
10月中旬,一位美元基金投资经理看上一家供应链服务公司,两人之前有过交集,就在他把项目推荐给合伙人时,腾讯抢先一步。他满眼遗憾,“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比较小了。”
另一位VC合伙人同样表示,今年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激进,甚至“未来不排除整合并购。”
马化腾给《中国企业家》的书面回复中提及腾讯投资的变化,证实了外界的判断。一,投资范围有一定扩大,未来会加强产业互联网的投资。二,强化升级投后服务。
腾讯投资产业互联网没有脱离原先的逻辑,基础通用业务亲自下场,垂直行业应用层选择投资。
不同之处在于,C端市场,腾讯投资失手的概率很低,创业者无法拒绝腾讯庞大的流量。但这个投资策略恐怕很难平移到产业互联网。To B公司相对垂直,不必烧钱,没有成熟的颠覆套路。资金优势,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问题来了,巨头的作用是什么?
9月26日,蓝凌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钉钉的数亿元战略投资。要知道,这是阿里追求4年的结果,知情人士称,“之前阿里一直投不进去。”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是OA领域的老大,行业渗透率足够高,核心客户都是国内顶尖公司,轻易难被替代。
一位To B创业者今年几乎同时被腾讯和阿里找上门。他们此前跟微众银行、腾讯征信有过合作。因为在这个细分赛道,他就是头号玩家。巨头想有所布局,必定绕不过去。
这是产业互联网的普遍现象。与To C玩家一拥而上的情景不同,To B项目分布在不同细分赛道,老大很容易被识别,且轻易难被撼动。
面对同一家公司,阿里和腾讯表现出来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阿里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你在其中能帮他起到什么作用。他的整体规划是什么,行业如何变革,甚至能够一眼望穿终局。腾讯不然,他更关心企业自身发展如何,未来收入怎样,没有让企业融入体系的想法。”
最后,考虑到保持客观中立角色的必要性,这位创业者没有做任何选择。
实际上,拿到巨头投资的To B项目不在少数,只是比较低调,不愿对外披露。公开信息显示,腾讯已投资东华软件、销售易、易久批、知道创宇等众多To B企业。
一位拿到数轮融资的To B公司创始人委婉地表达,投资人在战略层面对他的帮助非常有限。尽管如此,当BAT其中一家感兴趣时,他没有拒绝。“毕竟是巨头,先拿了再说。”
已经拿到腾讯投资的创业者,鼓励他的战略投资人积极出手,“每个垂直行业都应该投一家,这些公司能帮助腾讯战略落地,否则光有连接也没用。”
在他看来,全球产业互联网只有在快消、生鲜和药品行业能够诞生超级大公司,腾讯的投资布局也必然离不开这三个领域。而且他坚称,腾讯像消费互联网投资那样,在做赋能。
但此赋能与彼赋能背后的意义全然不同。To C公司起飞靠流量,To B没有那么简单。
连接只是第一步,小B对云、支付等服务需求强烈。往往是巨头负责提供贷款资金,行业中坚角色提供业务和风控数据。每个链条环节不可割裂。
正是基于类似的案例,投资人和创业者猜测,未来腾讯不排除并购整合被投公司的可能性。
To B焦虑是个伪命题
2018年,全民诊断腾讯,To B能力弱、投行化等声音不绝于耳。但接近腾讯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却给出不一样的观察和判断。
他们的共识是,腾讯对To B业务的理解并不存在认知误区,战略方向,基本格局,垂直机会在哪,都没有判断错位。
至于外界质疑腾讯B端的技术能力,更被认为是伪命题。9月底的组织架构调整,腾讯成立技术委员会,CSIG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会加大技术共享。
汤道生否认腾讯没有To B基因,“如果你相信基因就会相信进化,腾讯恰恰是一个不断能够进化的组织。”
一位与腾讯有业务往来的B2B创业者认为,腾讯转型To B,最大的挑战是企业文化。文化决定一家公司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腾讯骨子里崇尚个人自由,以创意为主。”
同样是企业版沟通工具,钉钉的“已读”、“钉”功能是考虑管理者的诉求,不允许员工设置免打扰。这在企业微信是不可能看到的。
换个视角,阿里做To C踩过的坑,就是腾讯转型To B最好的镜子。
从淘宝旺旺时代,阿里对社交的野心始终不死,他们同样意识到关系链和流量的重要性。支付宝与微信几乎同时开发红包功能,思路完全不同,一个是“讨红包”,一个是“发红包”,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支付宝高层承认,即便当时他们做的同样是发红包,效果怎样很难预估。
但也有人给出不同的评价,美图创始人吴欣鸿就辛辣地指出,“腾讯很狼性,马化腾看上去很温文尔雅,但是真的很狼性,看准的东西都一定要做,无论是重兵打造,还是外部投资、收购。”
转型To B只是战术,更多理性声音分析,从互联网公司升级为技术公司才应该是腾讯的愿景。
2012年左右,腾讯内部就有声音讨论,应该完成这样的升级动作。据说,有高层曾当面建议过马化腾,他得到的答复是,“腾讯还是聚焦在连接一切。”
连接本身也是技术,但在上述高层看来,腾讯应该把这一目标明确。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这是腾讯当前的愿景。
20世纪90年代末,贝佐斯就声称,亚马逊是一家技术公司,而非零售商。当时,这是个听上去一厢情愿的想法,亚马逊的利润主要靠卖商品所得。
贝佐斯四处抗议,转身则低调开发搜索引擎,招徕技术专家并授予他们隐蔽性的头衔。此后,亚马逊站内搜索对谷歌广告收入形成巨大威胁,AWS横空出世,亚马逊才无可争议地成为贝佐斯一直梦想成为的技术公司。
这个梦想始于在今天看来毫不起眼的书内搜索工具。但贝佐斯说,“你必须从某处开始,爬上第一座小山,就能从山顶上看到下一座山。”
To B就是腾讯脚下的第一座山。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
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是,互联网正在集体实施B计划。流量见顶,资本遇冷,产业互联网和To B成为这个冬天最有温度的两个名词。
带头者是腾讯。
2018年9月,腾讯以组织架构调整的形式,宣布酝酿已久的转型动作。马化腾对外发声,“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想象一下,身处风暴中心的巨人,为应对新战局而调整身姿。但因为体形巨大,不可能一步到位,好比镜头里的慢动作播放。
从C到B,太多人想知道,腾讯的阵型与打法。
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告诉「蓝洞商业」,关于产业互联网,腾讯正在逐步明确,哪些自己做,哪些投资。
拿到腾讯投资的B2B公司创始人则透露,腾讯主动找上门,双方如何在相关垂直领域展开合作。“他们还是做基础的连接”。
腾讯自己的动作更快。负责医疗数字化的团队规模超过400人,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之前,腾讯医疗健康事业部就已经成立。马化腾在多个场合提到觅影,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除微信支付外,腾讯首个参与医疗核心“诊疗”环节的产品。
连接这些分解动作,一定程度上就能看清,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开局。
亲自下场
腾讯正在锁定产业互联网的根据地和进攻点。
前不久,马化腾书面回复《新京报》,“腾讯最优先的是聚焦在一些我们能做而且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云。这是腾讯To B业务所有产品的出口,新成立的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会基于腾讯云进行资源分配。服务端、终端的云化,内部管理的线上化,这被认为是最好的生意,而且只属于阿里、腾讯等巨头。
即便没有此次业务重组,腾讯云的攻势也足够猛烈。尤其在2017年,腾讯云价格低到业内认为差不多是“白送”,而且还能提供增值服务。
一个企业级云服务商的创业公司曾在云南丢失一单,挖角的正是腾讯云。其实两家提供的服务差别不大,但腾讯答应帮助对方搭建一套企业级内部社交软件,这是一般创业公司做不到的。
云服务,腾讯最大的敌人是阿里。
阿里巴巴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当季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90%;而腾讯在2018年Q3财报中首次披露云服务收入,今年前三个季度收入为60亿元,同比增长逾一倍,环比为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两大巨头还在重新排兵布阵。11月26日,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集团CTO张建锋兼任总裁。不论人与事,在集团层面的权重都被提升。
腾讯9月底的那次调整中,云业务没有单独成立一个事业群。CSIG掌门人汤道生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解释,将云业务放在CSIG,是更进步的组织形式,是以行业客户需求为中心做的调整。云基础设施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再往上则涉及到多个产品融合。
除云之外,腾讯亲自下场的第二层业务是基础连接,比如企业微信。
消费互联网是八爪鱼式的横向延伸,产业互联网则天然纵向深入,把无数夫妻老婆店之间互联网化没有意义,上下游各个环节被打通,这个行业才会发生改变。
一位拿到腾讯投资的B2B公司创始人告诉「蓝洞商业」,腾讯正在跟他们研究,如何解决产业链条的连接效率问题。快速找到对方,沟通更有效率。“B跟B的沟通不像C端用户之间,什么都可以聊,他们都是基于商业行为。”
流通行业依靠差价为生,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值。作为在流通产业浸润10多年的老兵,上述企业负责人认为,如果腾讯推出类似“快消版QQ”的产品,能帮助B端消除信息鸿沟。
标准化工具是腾讯的首选,但注定无法做深。尤其在流通环节,那些占山为王、掌握行业核心秘密的玩家才敢说,“我们要做行业基础服务提供商”。因为背后涉及物流、仓储等服务,不同行业之间壁垒极深,腾讯并不具备这样的履约能力。
马化腾也态度明确,“合作伙伴能实现的,应该尽量用好他们的资源和力量,让合作伙伴发力,我们提供支持。”
他甚至没有用“赋能”的说法,认为那样太高调,“助手”一词更适合。
汤道生的姿态摆得更低,他把CSIG视作重新创业的团队,从零打造产品,一步步切入客户服务的市场,“挺拼命,挺辛苦”。
实际上,腾讯在B端并非没有根基,触角早已深植零售和医疗。微信支付是最好的杠杆。腾讯行走江湖,靠的是行业解决方案。
马化腾解释,“像微信,就是希望从底层的小程序、公众号、支付再加上社交广告、云,提供一整套基础工具给各行业,这是我们在产业互联网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以医疗为例,腾讯在医疗健康方向有三个着力点:电子健康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腾讯医典服务和医学AI解决方案。
其中,医疗云是底层能力,在此基础上按需定制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移动医保支付也是一个切入点,目前在全国数十个城市上线200多家医院。医学AI产品还处在临床预试验阶段,并未商业化。相应的团队主要集中在CSIG事业群,包括医疗健康事业部、医疗资讯产品团队,以及医疗云团队。
激进投资,但会更难
10月中旬,一位美元基金投资经理看上一家供应链服务公司,两人之前有过交集,就在他把项目推荐给合伙人时,腾讯抢先一步。他满眼遗憾,“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比较小了。”
另一位VC合伙人同样表示,今年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激进,甚至“未来不排除整合并购。”
马化腾给《中国企业家》的书面回复中提及腾讯投资的变化,证实了外界的判断。一,投资范围有一定扩大,未来会加强产业互联网的投资。二,强化升级投后服务。
腾讯投资产业互联网没有脱离原先的逻辑,基础通用业务亲自下场,垂直行业应用层选择投资。
不同之处在于,C端市场,腾讯投资失手的概率很低,创业者无法拒绝腾讯庞大的流量。但这个投资策略恐怕很难平移到产业互联网。To B公司相对垂直,不必烧钱,没有成熟的颠覆套路。资金优势,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问题来了,巨头的作用是什么?
9月26日,蓝凌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钉钉的数亿元战略投资。要知道,这是阿里追求4年的结果,知情人士称,“之前阿里一直投不进去。”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是OA领域的老大,行业渗透率足够高,核心客户都是国内顶尖公司,轻易难被替代。
一位To B创业者今年几乎同时被腾讯和阿里找上门。他们此前跟微众银行、腾讯征信有过合作。因为在这个细分赛道,他就是头号玩家。巨头想有所布局,必定绕不过去。
这是产业互联网的普遍现象。与To C玩家一拥而上的情景不同,To B项目分布在不同细分赛道,老大很容易被识别,且轻易难被撼动。
面对同一家公司,阿里和腾讯表现出来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阿里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你在其中能帮他起到什么作用。他的整体规划是什么,行业如何变革,甚至能够一眼望穿终局。腾讯不然,他更关心企业自身发展如何,未来收入怎样,没有让企业融入体系的想法。”
最后,考虑到保持客观中立角色的必要性,这位创业者没有做任何选择。
实际上,拿到巨头投资的To B项目不在少数,只是比较低调,不愿对外披露。公开信息显示,腾讯已投资东华软件、销售易、易久批、知道创宇等众多To B企业。
一位拿到数轮融资的To B公司创始人委婉地表达,投资人在战略层面对他的帮助非常有限。尽管如此,当BAT其中一家感兴趣时,他没有拒绝。“毕竟是巨头,先拿了再说。”
已经拿到腾讯投资的创业者,鼓励他的战略投资人积极出手,“每个垂直行业都应该投一家,这些公司能帮助腾讯战略落地,否则光有连接也没用。”
在他看来,全球产业互联网只有在快消、生鲜和药品行业能够诞生超级大公司,腾讯的投资布局也必然离不开这三个领域。而且他坚称,腾讯像消费互联网投资那样,在做赋能。
但此赋能与彼赋能背后的意义全然不同。To C公司起飞靠流量,To B没有那么简单。
连接只是第一步,小B对云、支付等服务需求强烈。往往是巨头负责提供贷款资金,行业中坚角色提供业务和风控数据。每个链条环节不可割裂。
正是基于类似的案例,投资人和创业者猜测,未来腾讯不排除并购整合被投公司的可能性。
To B焦虑是个伪命题
2018年,全民诊断腾讯,To B能力弱、投行化等声音不绝于耳。但接近腾讯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却给出不一样的观察和判断。
他们的共识是,腾讯对To B业务的理解并不存在认知误区,战略方向,基本格局,垂直机会在哪,都没有判断错位。
至于外界质疑腾讯B端的技术能力,更被认为是伪命题。9月底的组织架构调整,腾讯成立技术委员会,CSIG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会加大技术共享。
汤道生否认腾讯没有To B基因,“如果你相信基因就会相信进化,腾讯恰恰是一个不断能够进化的组织。”
一位与腾讯有业务往来的B2B创业者认为,腾讯转型To B,最大的挑战是企业文化。文化决定一家公司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腾讯骨子里崇尚个人自由,以创意为主。”
同样是企业版沟通工具,钉钉的“已读”、“钉”功能是考虑管理者的诉求,不允许员工设置免打扰。这在企业微信是不可能看到的。
换个视角,阿里做To C踩过的坑,就是腾讯转型To B最好的镜子。
从淘宝旺旺时代,阿里对社交的野心始终不死,他们同样意识到关系链和流量的重要性。支付宝与微信几乎同时开发红包功能,思路完全不同,一个是“讨红包”,一个是“发红包”,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支付宝高层承认,即便当时他们做的同样是发红包,效果怎样很难预估。
但也有人给出不同的评价,美图创始人吴欣鸿就辛辣地指出,“腾讯很狼性,马化腾看上去很温文尔雅,但是真的很狼性,看准的东西都一定要做,无论是重兵打造,还是外部投资、收购。”
转型To B只是战术,更多理性声音分析,从互联网公司升级为技术公司才应该是腾讯的愿景。
2012年左右,腾讯内部就有声音讨论,应该完成这样的升级动作。据说,有高层曾当面建议过马化腾,他得到的答复是,“腾讯还是聚焦在连接一切。”
连接本身也是技术,但在上述高层看来,腾讯应该把这一目标明确。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这是腾讯当前的愿景。
20世纪90年代末,贝佐斯就声称,亚马逊是一家技术公司,而非零售商。当时,这是个听上去一厢情愿的想法,亚马逊的利润主要靠卖商品所得。
贝佐斯四处抗议,转身则低调开发搜索引擎,招徕技术专家并授予他们隐蔽性的头衔。此后,亚马逊站内搜索对谷歌广告收入形成巨大威胁,AWS横空出世,亚马逊才无可争议地成为贝佐斯一直梦想成为的技术公司。
这个梦想始于在今天看来毫不起眼的书内搜索工具。但贝佐斯说,“你必须从某处开始,爬上第一座小山,就能从山顶上看到下一座山。”
To B就是腾讯脚下的第一座山。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
扫码加群主申请入群
另:法财库目前成立了多个行业微信群【银行高管群】【商业银行群】【信托群】【券商群】【理财师群】【投行群】【私募群】【基金群】【股权投资群】【期货群】【现金贷】【第三方支付】【金融高管群】【总裁群】【互联网高管群】【汽车金融群】【融资租赁群】
1. 详解凯德资本运作之道
2. 做老板太累!一位211毕业、创业十多年的中小企业主2018年自述
3. 农村金融的迷茫与破题——30年了农村金融兜兜转转还在原地
4. 美国小微企业贷涅槃重生:坏账率曾达10%,却成就6000亿美元市场
5. 影视业哀嚎一片!100万要交19万税款?多名导演编剧表态,影视板块半年蒸发1227亿,个股恐将继续承压
6. 2018中國股民图鉴,“有房有车,中年已婚男”是中國股民主要特征
7. 中國最顶级的金融奇才却曾都在监狱里
8. 起底地下现金贷暴利链条:上千家系统服务商崛起,日入百万
9. 不想上市的老干妈和不让上市的幼儿园
10. 2019年A股市场展望:隧道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