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财课详情页

美国转债市场多大?

发布者:luoge

2018-04-04 21:48 5381

51959a3653c36.jpg
摘要:

发展历史:可转债诞生于18世纪,最初由中小型公司发行,后大公司发行 逐渐成为主流。20世纪80年代的144a法则扩展了可转债的发行途径,刺激可转债高速发展。目前,美国市场占比全球市场的50%以上。

规模比较:美国可转债市场规模也比较小,每年发行量占全部债券发行量的1%附近;与股票市场相比,转债存量市场规模约为美国股票市值(非OTC)的0.5%。

发行情况:美国市场转债条款相比中国更为复杂。在赎回与回售条款方面,我国多为软条款,而美国大多为硬性规定期限的条款。在转债品种上,强制、或有和反向可转债在美国较为流行。在期限设置上,美国存量市场有很多永久债;利率方面,由0-20%不到,部分债权为浮动利率。非周期性消费行业公司与金融公司偏好发行可转债,其中所有的反向可转债均由金融公司发行。

投资策略:美国市场投资者较中国市场投资者更多的采用债股套利策略,该策略又可分为市场中性和货币中性策略。转债对于总体资产组合的风险控制有突出作用。
近日,市场对于转债关注度有所增加,转债未来朝什么发向发展,不妨参考一下美国的可转债市场。

发展历程:起始于18世纪,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
可转债自诞生起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转债市场容量日益扩大,13年就已接近5万亿美元,当时美国市场发行数量占比全球的46%。主体评级为投资级的转债(AAA-BBB)占比所有评级的一半以上,而它们大部分来自美国和欧洲。2016年,美国市场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61.6%。

若将同一命名但在彭博中属于不同系列的债券进行合并统计与分开统计,可得出美国市场的转债存量在两千亿以上。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354.png

起始
第一只可转债由美国的铁路公司在18世纪发行。在可转债发展早期,转债发行主体大多为当时发展较快且急需扩大规模的工业公司如钢铁、蒸馏、蒸汽、电话电报等行业的企业。

1950年代,受相对较低的利率政策刺激,美国经济进入战后高速发展期,许多新兴行业的公司希望能在这波利率行情中获得更大的融资收益,因而选择发行利率更低的转债。60年代的牛市中,市场估值普遍较高,股权合并比现金合并更为有利,大量公司利用转债的股性特征来融资,用于并购业务。这也使得原本难以债券融资的小公司可以凭借投资者对股市的高收益期望而发行转债。

自此到上世纪80年代,转债大都由中小型公司发行。直至当时评级仍为AAA的IBM,以125万美元的可转债融资用于公司收购,才使许多大型公司转而进入资本市场的这一分支,并在现今占据发行主体的大部分。70到80年代债券市场的平庸表现,以及较高的通胀率

80年代后转债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段时间,由于经济收紧,利率上行,投资者倾向于相信股价被低估,加之144a法则在可转债市场的实施令发行主体省去大笔发行费用和繁琐的披露环节,转债公募和私募市场的规模均迅速扩大,部分债券质量也降低到了投资级以下。首只可转债私募债券出现在1986年。

金融创新热潮在90年代发酵,华尔街出现了多种可转债相关的创新产物,如货币投资计划(MIPs)、强制可转债等。据统计,1900到1993年间,转债融资的数量相当于债券市场的10%左右。现今,随着各种新型转债的出现,转债市场的地位愈发重要。

美国转债市场规模多大?——与债券市场规模和股票市值的比较
对1998年-2016年美国市场可转债的发行与退市资金规模做统计,可以看到,除个别年份,每年发行与退市的转债规模相差不多。转债市场的规模基本遵循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即在2000年左右和2008年附近分别有两个顶峰。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357.jpg
美国可转换市场的发行量相对总体债券市场的比率在1999年和2007达到了顶峰,之后回落,近十年在1%以下,可见可转债在美国市场也并非主流。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359.jpg
与股票市场相比,转债市场也显得相对渺小,目前美国股票市值已经超过40万亿美元,而存量的转债仅2200亿美元,规模占比在0.5%附近,我国国内该比例(转债规模/A股市值)仅为0.16%。

近十年的走势
美国转债的波动趋势同纳斯达克综指更为接近,总体来说股性较强。足够的债底支撑与政府的维稳措施使得转债在2008年比纳指和S&P500指数更早3个月到达底部。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02.jpg
从包含了危机与繁荣的长周期来看,美国可转债的表现强于标普500指数,并在夏普比率上表现优异。如果要追求较高的风险收益平衡,则投资者更应选择相应的信用债作为标的。然而,如果进行无杠杆仅买入的长线投资,则无一种标的的夏普比率超过1。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04.jpg

合规监管
债券发行

美国发行转债的方式同中国一样,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根据1933年证券法延续下来的144A法则中的理念,监管方对采取私募方式向有资格的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Institutional Buyers,QIBs)发行债券的主体有一定的发行量下限,并在2012年之后的修正法案中,提出发行主体可以经过一系列的申请将依靠144A法则发行的证券向非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07.png
截至2018年1月,在所有交易状态活跃且未处于违约状态的可转债中,依靠144A法则发行的债券最高发行额可达66亿美元,绝大部分在10亿美元以下,最低的发行额为600万美元。

此外,美国还有一系列的补充法则为可转债的发行提供渠道。如A发行规则(Regulation A, Reg A),使小公司能以在SEC进行简化的注册程序后,向公众进行小规模融资,通常额度在150万美元以下。S发行规则(Regulation S,RegS),可使美国公司免经SEC的注册而在国外发行债券。

新发行的债券通常要在投资者申购前24-48小时向公众宣布,公司的管理层将通过电话会议向投资者展示公司的基本情况。转债上市的第1周,是债券流动性最强的时刻。

后续合规
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SEC对发行带有转股性质工具的公司股份的发行及转售设置了期限等方面的限制条款修订。如当转债可在一年内转股时,发行转债的公司必须向SEC递交转债相对应的股份发行的申请,且公司可以在递交同时附加申请多余的股份。

债务披露方面,公司必须在Form 10-K、Form 10-Q季度和年度报告以及临时的Form 8-K上公布公司的融资状况与交易情况。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10.jpg
投资者演化
投资者结构

转债的投资者结构在2008年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08年以前,对冲基金和券商的自营部门是主要投资者,约占比80%以上。金融危机以后,信贷紧缩,管制增强,长线资金进入市场,绝大多数自营部门对转债的投资策略转为高卖低买(Long-Only)。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资者的杠杆率要求发生了变化。以08年为分界点,之前的基金杠杆率基本高于4倍,而监管加强后杠杆被强制要求在1.5倍以下,对冲基金的原有策略难以适应,对可转债的偏好也因此降低,转债市场流动性减少。

转债ETF
根据ETF.com的统计,美国债券市场现有3个可转债ETF,该网站对这三个转债给予的评级均为C级(总共A-F级),信用评级均为BB-,最低税率20%,最高税率39.6%。

其中人气最高的iShares Convertible BondETF由黑石集团发行,跟踪指数为Bloomberg Barclays U.S. ConvertibleCash Pay Bond > $250MM Index,因此投资标的仅限北美的可转债,规模为284.4百万美元。买卖价差达到0.24%,投资者才愿意赎回基金。

分红率和近期收益率最高、发行最早的为SPDR BloomberegBarclays Convertible Securities ETF,由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发行,跟踪指数为BloombergBarclays Convertible Bond >$500MM Index,规模达4.2十亿美元。当买卖价之差达到0.02%时,投资者便愿意赎回。

First Trust StrategicConvertible Securities ETF是唯一一个主动管理的ETF,由第一信托发行,投资标的遍及全球,管理资金规模80.27百万美元。

存量市场比较
美国市场的可转债,从条款设置、存续期限、票面利率等方面均与中国的有所差别。总体来说,美国的种类更丰富,期限跨度更大,利率相对较高且有浮动利率品种,发行人的行业分布则更偏向专业的金融公司和体量较大的非周期性消费品公司、周期性消费品公司、能源行业与新兴的科技类公司。本文根据彭博分类,在计算各债券比例时,将同一命名的债券按不同发行规则发行的债券按视为同只和不同只债券进行分别的计数。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13.jpg
特殊条款
美国转债的条款相对于我国发行的转债通常具备的赎回条款(call)、回售条款(put)、转股价调整条款,会有更多的限制条件,比如特殊条款中硬赎回(hard call)、(部分)股利保护(dividend protection)等。

硬赎回与软赎回
赎回条款是给转债发行人的一种看涨期权,允许发行者在正股价格上涨,投资者转股将获得更高的股权价值时,选择以支付现金等方式从投资者处赎回转债的手段。美国转债的赎回条款分为硬赎回和软赎回两种。

硬赎回是指发行人可以在转债发行的一定期限后(firstcall date,通常为5年)以面值或是面值加上溢价的价格,强制赎回债券。部分转债可含有多个硬赎回日期,使得公司可以分期赎回债券。硬赎回是一种定期期权。

软赎回则是指在正股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维持一段时间后,公司可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赎回债券。软赎回是一种不定期期权。软赎回的赎回价格可以设置为根据期限进行调整,如在第2年赎回需支付3%的溢价,在第3年赎回需支付2%的溢价,依次递减。通常,赎回价格设置在转股价格的130%,和中国市场的主流条款设置相同。

回售条款
如果说赎回条款赋予发行人一定的权利,那么回售条款(put)就提供给债权人提前兑付债务的机会。美国可转债的回售条款如同赎回条款分为两种。类似我国可转债的附带股价条件的回售条款较少出现在美国转债中;通常的条款为定期可实行回售,期限为5年等。

典型的例子比如Credit Suisse在可转债介绍书中提到的,制药企业Bristol-Myers Squibb发行的BMY Float09/15/23因在2008年9月15日可以面值回售,使债券在市场抛压严重,当天下跌了18%左右,直到下一回售日确定(2013年9月15日),债券价格才逐渐回升。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16.jpg
股利保护条款
股利保护属于反稀释条款(Anti-dilution)的一种,用于转股价格的调整。公司进行向股东派发股票股利或是现金股利的行为,将会导致股票价格变化,影响可转债的价值。

在2003年以前,大部分转债并没有股利保护条款。如有,也仅是为高于10%分红比率的高额股利修订转股价格。自2003年税法修订后,转债相对于股利分红的吸引力降低。为应对这一压力,许多转债修订了转换比率的调整方式,设定当公司派发股票股利、拆分股份、向投资者提供更担保、向股东分发资产,或是分红超过一定额度,使转股价格理应变化超过1%以上,将修改转股价格。转股价的调整通常有最值的设定,最值据发行时的股价设置。

特殊品种
美国可转债中有部分债券包含强制可转换(Mandy)、或有可转换(Coco)等改变期权触发点的条款。拥有该类条款的可转债可各自被视为相应的特殊品种。国外还曾有浮动转换比率可转债(Floating Rate Convertible Bond)这一债种。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24.jpg

强制可转换条款
强制可转换债券(Mandatory ConvertibleBond,Mandy)在美国市场最为流行,它会将到期的债券强制转股,因而股性强烈,通常被评级机构视为公司发行的权益性证券。该类债券始发于1991年,在2000年初尤为流行,直至08年时因波动剧烈而热潮减退,近年再度来势汹汹,被许多公司用于在并购活动中筹资资本。当公司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不适宜发行股份时,可以用这种债券代替,且会提供更高的利率以补偿投资者。强制可转债通常有两个转换价格。

或有可转换条款
或有可转换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bond,CoCo)于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或有转债除了转换比例还设置有触发器(trigger)。当股价高于转股价格一定溢价*触发器规定的倍数时,债券才可以被转换。

或有可转换债券在2008年后被银行用于达到巴塞尔协议III规定的资本率目标。这类债券的持有者目的不在于在股价上升时将债券转股,而在于当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值时,通过转股以低于二级市场的价格获得银行的股份。

反向可转换债券
反向可转债(Reverse Convertible Bond)同普通可转债正好相反,其性质相当于发行人的一个看跌期权,在一定期限后可以将债券转股,具有负的股价凸性。当股份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受损,发行人将直接转股,而不向投资者赎回,投资者承因此承受了高风险,也相应享有更高的票面利率。

过手可转债
过手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ABS证券结构的产品形式。而过手可转债可以看做合成可转债(Synthetic Convertible),因为这类证券由发行人将资产池中的资产打包形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发行人在其中只承担定期将资产现金流流转给投资者的义务,而投资者承担购买该证券所带来的第三方资产相应的信用风险等。如银行结构性票据(Bank-issued structured notes)。

打包可转债
打包可转债(Packaged convertibles)指将债券与担保、期权等打包形成的结构型金融产品,又可称为合成可转债集合(Synthetic Convertible Units,SCUs)。投资者在到期时,会同时收到现金及股份两种金融工具。该类证券通常用于资产组合中的风险管理,而非单一投资。

浮动转换比率债券
浮动转换比率转债(Floating RateConvertible Bond)的转换价格并不提前固定,债券将在到期时转换为一定金额而非一定数量的股份,通常在发行时会伴有与转债的转换价格相等的行权价的抵押物。1990年代末,部分互联网公司曾发行该类可转债。当股价下跌时,发行人将债券转股以防止转股数上升,因此产生了更多的流通股,使股份获得稀释,股价持续下跌,进入恶性循环。这种债券也被称为“死亡螺旋可转债”(death spiral convertible bond)、“毒性可转债”(toxicconvertible bond)。

可交换的可转债
可交换的可转债(Exchangeableconvertible bonds)是由A公司发行但却在执行期权时会转化为B公司股票的债券,其中A公司通常持有大量B公司的股票,或B为A的子公司,或双方交叉持股。该类债券的市场规模在美国市场外更大。

发行期限
以往,美国转债发行期限有大量存续期小于1年,发行支数曾高达20%左右。如今的存量市场上,这种债券基本消失,永久期限的债券数据占比最高。现存仍在交易的最早的永久债于1993年发行。除永久债外,最长存续期限为40年,系2001年发行的WAMU 5.375 05/03/41。3年、5年、7年、10年、20年、30年期限长度的转债发行量较多。相比之下,我国可转债的主流期限为6年,相比美国较短。图为截至2018年1月美国转债市场交易活跃的债券品种期限分布。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27.jpg

转债票息
与中国债市不同,美国可转债市场中有10%以上的零息债券处于活跃的交易状态。不计入本身利率就应较高的反向可转债,也有债券的利率高达15%以上。利率较高的债券大都期限较长,但较高的利率也并不一定是对期限的补偿,因为20%票息的债券中也有3年期。

值得注意的是,零息债券中也有很多永久债。票息为0(不包括0)到4%的永久债并不多,但从4%开始直到20%,整数级及半整数级(X.5)的票息债券对应期限为永久的数目逐渐增多。7个浮动利率债中有3个永久债,4个20年期债。图为截至2018年1月美国转债市场交易活跃的债券品种利率分布。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30.jpg
美国转债的面值种类相比我国也较多。不同于我国的100元面额,美国市场还有1元,50元,1000元等面额的债券流转于市场,且1000元面值较为普遍。

转债评级
转债并非美国高质量公司的主流融资手段。在增量市场中,半数以上的可转债没有评级,转债市场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十分高。据美林统计,2016年第四季度的新发行的债券中,21%的债券为投资级,28%的债券为投机级,51%的债券没有评级。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33.jpg
转债评级的质量并未在最近发生质变。以投资级为评级BBB-以上,中间级为评级BB+至B-,投机级为评级B-(不包括B-)以下划分,在2018年1月的可转债市场中流转的有评级信息的债券中,有43%的债券为投资级,45%的债券为中间级,12%的债券为垃圾级。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36.jpg

发行人行业分布
根据彭博行业分类,非周期性消费品行业的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数量在市场中处于活跃交易状态的最多,不包含反向可转债时约占总存量的23%左右,其次为金融公司。若算入反向可转债,则金融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数量最多,因反向可转债均由金融公司发行。其中摩根士丹利发行的反向债数量最多,现仍处于活跃交易状态的达到58只;额度最大的为高盛在14和15年发行的两支规模在1020.79亿美元的转债,额度最小的则为高盛在14发行的规模为1万美元的转债。图示为将同一命名的债券按不同发行规则发行的债券按视为不同只债券进行的统计结果。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46.jpg

科技类公司中,软件行业的发行数量占一半以上,计算机行业与半导体行业各占26%与21%,传统的办公、商务设备公司几乎没有发行可转债。比较贝克莱的行业分类,可以发现新兴科技公司虽然发行转债数量不多,但总额较大。以一定的溢价提前出售获取公司股份权利的融资方式对于这类高风险、现金流方差大的行业吸引力很强。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49.jpg
美国可转债违约率如何?
国内的可转债市场目前没有发生过信用时间,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可转债违约并不属于罕见现象,穆迪曾经统计过1970年-2010年可转债与普通公司债违约比较,可以看到,两者违约率相近。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51.jpg

中美可转债市场对比
我们根据文中的介绍,整理了中美可转债的对比,从市场成熟度来看,美国市场明显比中国市场成熟,交易机制与交易策略多元化(纯多,对冲皆有),转债定价也比国内有效;但是从条款来看,中国的条款明显更有利于投资者,主要还是来源于上市公司的转股动力比较强。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54.jpg

交易策略与资产配置
美国市场债券的价格属性

美国市场的可转债整体价格表现虽然更接近权益性证券,但从数量上看,偏股与偏债的转债数量相差不多。市场两极化现象明显,有违约风险的转债数目较多,说明大量可转债的发行方信用度并不高。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457.jpg

不同价位的交易方式
由于美国市场的做空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相比于中国可转债的单一多头策略,对冲基金等更偏向于多债空股的套利。除了与股票的组合,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利用利率期货和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工具进行利差与信用风险的套利。上述组合都属于delta套利策略。此外,还存在牛市gamma对冲、熊市gamma对冲、反向对冲、买入期权对冲、手链对冲等其他在期权投资策略中可见的套利策略。

对于股债套利组合,根据可转债当前的价格,可以确定转债适用的投资策略。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500.jpg

如果转债价格过高以至于在赎回条款规定价格之上(discountto parity),则投资者应防范赎回风险带来的损失,或可参加条款博弈。

如果转债处于转股平价之上(in-the-money)但低于赎回价格,此时债券的delta较高,约在75%以上,则它具有最高的股价敏感性与波动性,此时应构建动态对冲策略。受债底支撑,债券的风险往往比股票更小,单一的买入策略也可应用到这类债券中。这种情况适用于我国市场中刚上市不久的转债。

如果转债在转股平价附近,转债将比普通股多1.5%的年收益率优势,并拥有35%到75%的delta值,此时应关注债券的凸性,根据凸性将债券划分为不同的投资组。在整体上升的债市中持有债券,在下降的市场中控制仓位。这种策略又被称为集中过滤策略(focus filter)。

价格在转股平价以下的债券表现更具有债性,债券的delta在25%以下。在这时,必须注意公司的信用评级是否发生变化。高质量公司的债券具有低波动性,可适用普通的债券投资策略。低信用评级的公司债券更合适用高收益策略,但也有可能陷入破产危机。

资产配置中的转债
根据Credit Suisse的研究,受益于可转债与其他资产相对较低的波动相关性(与政府债的相关性为-0.3,与公司债的相关性为0.05),在包含政府债、信用债、高收益债、股权的全球资产组合中添加可转债可降低组合的波动率。在收益率为5%时,降低风险的作用开始显现;在收益率达到6%以后,可转债降低风险的作用开始固定,在每一个固定的收益率值平均降低0.8%的波动率。

在以任意权重进行配比的投资组合中,同样波动率条件下的最优风险组合的可转债占比始终保持在10%左右的比例,说明对于风险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投资一定比例的可转债是可行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180404214503.jpg

风险提示
美国转债市场下跌,转债市场特性发生趋势性变化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
另:法财库目前成立了多个行业微信群【银行高管群】【商业银行群】【信托群】【券商群】【理财师群】【投行群】【私募群】【基金群】【股权投资群】【期货群】【现金贷】【第三方支付】【金融高管群】【总裁群】【互联网高管群】【汽车金融群】【融资租赁群】
扫码加群主申请入群

1. 房地产物业费类ABS主流交易结构设计及信评要点
2. 银行理财展望:蜕变与新生
3. 地产融资现状暨银行、信托、私募当前主流地产融资产品分析
4. 国内上市与香港上市条件的最全对比解析
5. 回国上市,扯啥CDR?
6. 聚变: 中國制造正在哪些领域做大?
7. 渐进去杠杆,房企如何融资?
8. CDR来了!回A股标准确定!一文看懂行业、配套规则及对市场影响...
9. 一位VC的深度调研:汽车金融是信贷行业最后一个创业机会,方向是... | 干货
10. 一文读懂股权投资的全流程“募、投、管、退”!